年輕人大嘆機會少,不斷批評台灣到底是寶島還是鬼島;股民們大罵證所稅,認為要命政策讓股市沉睡。其實台灣依舊很可愛,生活便利、人親土親,更因為中小企業盛行,就算大盤指數不爭氣,很多中小型股照樣活蹦亂跳

QE 退場免驚!
多頭行情中後段 中小型股漲勢最強


想要拉動一節火車,可能得出動幾十個壯漢;但想要拉動一輛腳踏車,1個人的力氣就夠了。股票市場的大型股就像火車,當資金熱潮初來襲時,火車可以穿越千山萬里,動能驚人;但若是行情區間盤整,或是到了景氣走升的中後段,此時資金會慎選標的,而能夠個別出擊的中小型股就如同腳踏車,可以靈活穿梭在道路上,創造出比大盤指數更優異的漲幅。

大型股與中小型股在不同的市場,表現也不相同。以日本為例,因為有眾多歷史悠久的大型企業,所以行情一來,大型股跑得比中小型股快。但是台灣的中小型股占總體上市櫃企業的比例較高,今年指數區間震盪,中小型股明顯有優勢;再看陸股(包括香港H 股),由於總體經濟數據普通,國企股、大型股沒表現,中小型股卻漲勢剽悍。

總體來說,大型股因為較占權值,一定要靠景氣和資金來推升;中小型股卻可以各自表現,不管行情好不好,都一定能找出飆漲的中小型股。今年以來,台股大盤指數漲幅不到5%,但漲幅前20名的個股都至少漲了1倍,而且8成都屬於中小型股。

下半年指數空間不大
想賺錢要選對股票


歷史經驗顯示,股市起漲時,中小型股可能會跟隨整體指數一起跳群舞,但當行情上漲到了中後段,將會是中小型股單獨翩翩起舞、搶占市場目光的時刻。

這一波多頭行情約莫自2011年第4季歐債風暴稍歇時展開,已經走了1年8個月。歐債風暴讓各國政府持續推行量化寬鬆,明顯是由資金帶動行情,景氣面只是緩慢復甦。觀察MSCI 亞太指數與MSCI 亞太中小型股指數(均不含日本)可發現,這一波多頭由最低點至最高點,兩種指數的總漲幅差異不大,但是把時間縮短到近1年,小型股指數漲幅就優於大型股指數。

再比較美國代表大型股的S&P 500指數與代表中小型股的羅素2000指數,兩者表現都很好,但後者績效一路領先。台股的差異就更明顯,上市指數自2011年低點6609至今約上漲21.15%,但同期間代表中小型股的上櫃指數漲幅高達39.24% !

展望下半年至明年,多數機構認為仍是呈現「極溫和成長」,也代表多頭邁入中後段,指數空間也許不會太樂觀,但中小型股上漲的機會將明顯高於大型股。所以想賺錢,就要懂得選擇中小型股。

再加上近期外資明顯撤離新興市場回到美國,多位經理人都一致認為,下半年將會是選股勝於觀察總經指標。

資金雖然撤離
中小型股仍有動能


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陳伯禎表示,近1年來,東協國家的中小型股均大漲一波,也帶動基金近1年績效超過5成,但是近期外資對東協出現獲利了結,基金的高績效想要維繫下去,就必須找相對便宜的股票布局。目前亞洲還找得到被低估中小型股的市場,以韓股、陸股(含香港H 股)最多。

台新中國精選中小經理人翁智信也指出,從去年7月起,香港H 股(在香港掛牌的中國企業)的中小型股開始活蹦亂跳,股價雖漲高、企業獲利更高,這種情況仍是安全的。儘管近期熱錢有撤出亞洲的跡象,但還有許多資金陸續從大型股或國企股出走,往中小型股移動。

德信台灣主流中小基金經理人王欣群分析,目前台股有許多中小型股股價已經變得相當貴,不過今年台股出現非常明顯的「本益比落差」,也就是說,已經被資金盯上的飆股,本益比超過20倍,但仍有很多業績不錯的中小型股,因為尚未被追捧,本益比不到10倍。

從資金面來看,外資今年對台股的買超已經回吐,不過中小型股的買家也不會是外資。王欣群指出,「從台股最熱的兩檔3D列印股票實威(8416)和大塚(3570),可以看出一個趨勢:這兩檔股票都不是法人買的,更不可能只因為散戶買而漲,推測是主力和中實戶進駐拉抬。看來新版證所稅通過讓主力和中實戶願意回來試水溫,台股下半年將會有內資入。」

《二低一高》
中小型主流股換人做


大盤經過近期一波修正,受訪專家依舊樂觀看待台股,認為拉回修正投資人才有進場機會,第3季中小型股還是會續漲,只是漲的標的可能會和上半年不一樣。低基期、低本益比,但後續成長性高,是現在進場要注意挑選的3要件,如果能搶在法人大幅加碼前就先買進,賺錢機率更高。

陳伯禎建議,投資人觀察「PEG」,意指用本益比和獲利成長性做比較。一般來說,PEG 低於1,就算是有投資價值,若PEG 只有0.5,就是極度被低估。早期他布局東協時, PEG 只有0.5的公司很多,後來整體市場慢慢變貴,現在反而是韓股有許多PEG 僅0.5的公司。他指出,韓國中小企業平均本益比約12倍,但年成長率可達20%,「東協各國表現完之後,接棒的一定是韓國。」

同樣的評估方式,也適用陸股和香港H股。翁智信認為,目前無論A 股或H 股,都有很多政策扶植或新創產業小飆股,本益比看似都偏高,但搭配成長性和題材性之後,仍然值得買進。而且當股價越漲越高,參與的法人也會變多,造成助漲的效果。盡早進場,才能讓其他資金幫自己服務。

例如他操作的基金近1年績效突出的部分原因,就是買到「非常規」的能源股,像是頁岩氣和風力概念股。這些股票獲利普通,市值極小,買了其實會有點害怕,但是見到同類型股票掛牌者越來越多,後來美國頁岩氣概念股又大漲,其他法人也跳進來買進,讓翁智信的持股上漲200% 以上。展望下半年,只要手上持股的獲利確實有提升,他不會貿然換股,但會持續確認是否有類似的題材,「中小型股看的就是『趨勢』兩字而已。」

低本益比、營收成長股
未來表現機會大


王欣群則指出,產業景氣再爛,還是會有好公司,用去年整年或今年第1季的EPS 來計算,本益比10倍、且今年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的股票,下半年表現的機會很大。新版證所稅已在立法院通過,主力和中實戶確定會歸隊,將挑選法人沒有買,具轉機性、題材性、被低估、籌碼集中的中小型股,投資人不妨多往這個方面留意。

找到中小型飆股的方法其實不難,重點在於要真正了解個股,才有信心抱得牢。自行選股的投資人,切記要跟隨自己的選股邏輯,定期檢視個股狀態,只要趨勢不對了,就該分批減碼。

眾專家都認為,今年下半年好壞個股不易齊漲,選股難度增大,若自己選股把握度不高,不妨買進各類型的中小基金,一樣也能輕鬆搭上中小型股的下一波漲勢。

◎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3年7月號第70期

  1. 首頁
  2. 基金

現在買小型股 抱半年賺50%

An awesome picture


年輕人大嘆機會少,不斷批評台灣到底是寶島還是鬼島;股民們大罵證所稅,認為要命政策讓股市沉睡。其實台灣依舊很可愛,生活便利、人親土親,更因為中小企業盛行,就算大盤指數不爭氣,很多中小型股照樣活蹦亂跳

QE 退場免驚!
多頭行情中後段 中小型股漲勢最強


想要拉動一節火車,可能得出動幾十個壯漢;但想要拉動一輛腳踏車,1個人的力氣就夠了。股票市場的大型股就像火車,當資金熱潮初來襲時,火車可以穿越千山萬里,動能驚人;但若是行情區間盤整,或是到了景氣走升的中後段,此時資金會慎選標的,而能夠個別出擊的中小型股就如同腳踏車,可以靈活穿梭在道路上,創造出比大盤指數更優異的漲幅。

大型股與中小型股在不同的市場,表現也不相同。以日本為例,因為有眾多歷史悠久的大型企業,所以行情一來,大型股跑得比中小型股快。但是台灣的中小型股占總體上市櫃企業的比例較高,今年指數區間震盪,中小型股明顯有優勢;再看陸股(包括香港H 股),由於總體經濟數據普通,國企股、大型股沒表現,中小型股卻漲勢剽悍。

總體來說,大型股因為較占權值,一定要靠景氣和資金來推升;中小型股卻可以各自表現,不管行情好不好,都一定能找出飆漲的中小型股。今年以來,台股大盤指數漲幅不到5%,但漲幅前20名的個股都至少漲了1倍,而且8成都屬於中小型股。

下半年指數空間不大
想賺錢要選對股票


歷史經驗顯示,股市起漲時,中小型股可能會跟隨整體指數一起跳群舞,但當行情上漲到了中後段,將會是中小型股單獨翩翩起舞、搶占市場目光的時刻。

這一波多頭行情約莫自2011年第4季歐債風暴稍歇時展開,已經走了1年8個月。歐債風暴讓各國政府持續推行量化寬鬆,明顯是由資金帶動行情,景氣面只是緩慢復甦。觀察MSCI 亞太指數與MSCI 亞太中小型股指數(均不含日本)可發現,這一波多頭由最低點至最高點,兩種指數的總漲幅差異不大,但是把時間縮短到近1年,小型股指數漲幅就優於大型股指數。

再比較美國代表大型股的S&P 500指數與代表中小型股的羅素2000指數,兩者表現都很好,但後者績效一路領先。台股的差異就更明顯,上市指數自2011年低點6609至今約上漲21.15%,但同期間代表中小型股的上櫃指數漲幅高達39.24% !

展望下半年至明年,多數機構認為仍是呈現「極溫和成長」,也代表多頭邁入中後段,指數空間也許不會太樂觀,但中小型股上漲的機會將明顯高於大型股。所以想賺錢,就要懂得選擇中小型股。

再加上近期外資明顯撤離新興市場回到美國,多位經理人都一致認為,下半年將會是選股勝於觀察總經指標。

資金雖然撤離
中小型股仍有動能


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陳伯禎表示,近1年來,東協國家的中小型股均大漲一波,也帶動基金近1年績效超過5成,但是近期外資對東協出現獲利了結,基金的高績效想要維繫下去,就必須找相對便宜的股票布局。目前亞洲還找得到被低估中小型股的市場,以韓股、陸股(含香港H 股)最多。

台新中國精選中小經理人翁智信也指出,從去年7月起,香港H 股(在香港掛牌的中國企業)的中小型股開始活蹦亂跳,股價雖漲高、企業獲利更高,這種情況仍是安全的。儘管近期熱錢有撤出亞洲的跡象,但還有許多資金陸續從大型股或國企股出走,往中小型股移動。

德信台灣主流中小基金經理人王欣群分析,目前台股有許多中小型股股價已經變得相當貴,不過今年台股出現非常明顯的「本益比落差」,也就是說,已經被資金盯上的飆股,本益比超過20倍,但仍有很多業績不錯的中小型股,因為尚未被追捧,本益比不到10倍。

從資金面來看,外資今年對台股的買超已經回吐,不過中小型股的買家也不會是外資。王欣群指出,「從台股最熱的兩檔3D列印股票實威(8416)和大塚(3570),可以看出一個趨勢:這兩檔股票都不是法人買的,更不可能只因為散戶買而漲,推測是主力和中實戶進駐拉抬。看來新版證所稅通過讓主力和中實戶願意回來試水溫,台股下半年將會有內資入。」

《二低一高》
中小型主流股換人做


大盤經過近期一波修正,受訪專家依舊樂觀看待台股,認為拉回修正投資人才有進場機會,第3季中小型股還是會續漲,只是漲的標的可能會和上半年不一樣。低基期、低本益比,但後續成長性高,是現在進場要注意挑選的3要件,如果能搶在法人大幅加碼前就先買進,賺錢機率更高。

陳伯禎建議,投資人觀察「PEG」,意指用本益比和獲利成長性做比較。一般來說,PEG 低於1,就算是有投資價值,若PEG 只有0.5,就是極度被低估。早期他布局東協時, PEG 只有0.5的公司很多,後來整體市場慢慢變貴,現在反而是韓股有許多PEG 僅0.5的公司。他指出,韓國中小企業平均本益比約12倍,但年成長率可達20%,「東協各國表現完之後,接棒的一定是韓國。」

同樣的評估方式,也適用陸股和香港H股。翁智信認為,目前無論A 股或H 股,都有很多政策扶植或新創產業小飆股,本益比看似都偏高,但搭配成長性和題材性之後,仍然值得買進。而且當股價越漲越高,參與的法人也會變多,造成助漲的效果。盡早進場,才能讓其他資金幫自己服務。

例如他操作的基金近1年績效突出的部分原因,就是買到「非常規」的能源股,像是頁岩氣和風力概念股。這些股票獲利普通,市值極小,買了其實會有點害怕,但是見到同類型股票掛牌者越來越多,後來美國頁岩氣概念股又大漲,其他法人也跳進來買進,讓翁智信的持股上漲200% 以上。展望下半年,只要手上持股的獲利確實有提升,他不會貿然換股,但會持續確認是否有類似的題材,「中小型股看的就是『趨勢』兩字而已。」

低本益比、營收成長股
未來表現機會大


王欣群則指出,產業景氣再爛,還是會有好公司,用去年整年或今年第1季的EPS 來計算,本益比10倍、且今年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的股票,下半年表現的機會很大。新版證所稅已在立法院通過,主力和中實戶確定會歸隊,將挑選法人沒有買,具轉機性、題材性、被低估、籌碼集中的中小型股,投資人不妨多往這個方面留意。

找到中小型飆股的方法其實不難,重點在於要真正了解個股,才有信心抱得牢。自行選股的投資人,切記要跟隨自己的選股邏輯,定期檢視個股狀態,只要趨勢不對了,就該分批減碼。

眾專家都認為,今年下半年好壞個股不易齊漲,選股難度增大,若自己選股把握度不高,不妨買進各類型的中小基金,一樣也能輕鬆搭上中小型股的下一波漲勢。

◎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2013年7月號第70期

理財工具推薦

  • 排行榜第一記帳神器
  • 掃發票一秒自動記帳
  • 預算管理、精細報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