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障與理財真的能兼顧?
每月只有3千 不要買投資型保單


買投資型保單等於保障與投資兩者兼顧?其實未必!很可能保障沒顧到,投資還賠錢,等到需要用錢或者合約到期才發現,保單帳戶價值比預期的少了許多,結果反而得不償失!

在長輩的建議下,小靜2年前買了1張保額高達500萬元的壽險投資型保單,因為長輩告訴她:「妳是家中的經濟支柱,需要高保額壽險,而且這張保單1年保費只要3萬6千元,等於每月存3千元就可以擁有保障,又可以存錢,是最好的選擇。」

但最近小靜看了對帳單,發現2年總共繳了7萬2千元保費,但帳戶裡面卻只有1萬元,她不知道另外的6萬元跑去哪了?想解約,又被長輩勸阻,不曉得該怎麼辦才好。



購買投資型保單
可能衍生的3問題


磊山保經首都分行業務副總鄭詠升表示,小資族每月儲蓄金額少,又想要「保障與存錢」兩者兼顧,難度非常高,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買齊足額保障,再透過收支管理,擠出更多錢儲蓄。要是為了讓「保障與存錢」同步進行,而買了自己不懂的壽險投資型保單,容易出現以下3種問題:

問題①:保障仍不足。

以小靜買的壽險投資型保單為例,壽險部分擁有500萬元的保障,額度看似很高,但這份保單只有「身故」和「完全失能」時才會理賠,萬一小靜不幸罹患癌症、重大疾病,或發生2~11級失能等人身風險,投資型保單一毛都不會理賠,根本幫不上忙。

而且如果發生這些風險,小靜想解約拿回投資型保單帳戶價值,當作醫療費或失能生活費時,帳戶內的錢夠不夠用還是個大問題!因為投資型保單盈虧自負,萬一發生事故時,她所投資的基金產生虧損,就算解約,拿回的帳戶價值也是杯水車薪,無法解燃眉之急。

因此,建議小資族還是把保障與投資分開,先買定期壽險、實支實付醫療險、重大傷病險、失能險等,以確保在發生這些人身風險時,有足夠的理賠金照顧自己或家人。

假設時間倒回2年前,小靜先把錢花在買保障型保險,那麼她每年只需要花費不到1萬5千元,相當於每月1,250元就可以買到涵蓋病、死、失能,足額且完整的保障,每月還可再存1千多元。

問題②:前5年管理費太高

投資費用高低會影響到投資報酬率與投資結果,而壽險投資型保單最大的問題,就是前5年保費費用率最高達150%,也就是年繳保費的1.5倍,大幅侵蝕可投資金額。

以小靜購買的這張投資型保單為例,她前5年總繳保費共18萬元,其中有5萬4千元是保費費用,再扣掉5年管理費6千元、壽險危險保費9千多元,前5年實際用於投資基金的金額約11萬元。

除了前5年保費費用太高之外,每張投資型保單提供的基金標的有限,可能只有固定幾檔可選。因此建議如果真的想要靠投資基金存錢,可以直接透過官方版的網路基金超市「基富通」,或其他基金公司網站、往來銀行申購基金,選擇性較多,還可爭取更低手續費,節省投資成本。

問題③:放著不管可能血本無歸。

買進投資型保單之後,一定要抱著至少5~7年以上的中長期投資心態,並且定期檢視基金績效,如果發現基金績效持續虧損,就要懂得適時轉換標的,而不是買了投資型保單後就放著不管。

像小靜買的投資型保單,就算她堅持繳費20年,做到了長期投資,但是卻沒有適時轉換基金標的,造成年報酬率虧損5%,那麼20年後保單帳戶價值將只有32萬元。

當然,除了投資型保單,不論是買保障型保險,或是投資任何股票、基金,都必須定期檢視,並隨著人生階段與理財目標做適度調整,才能真正讓保障與理財同時兼顧。
  1. 首頁
  2. 保險

保障沒顧到竟然還賠錢!投資型保單衍生的3個問題

An awesome picture
保障與理財真的能兼顧?
每月只有3千 不要買投資型保單


買投資型保單等於保障與投資兩者兼顧?其實未必!很可能保障沒顧到,投資還賠錢,等到需要用錢或者合約到期才發現,保單帳戶價值比預期的少了許多,結果反而得不償失!

在長輩的建議下,小靜2年前買了1張保額高達500萬元的壽險投資型保單,因為長輩告訴她:「妳是家中的經濟支柱,需要高保額壽險,而且這張保單1年保費只要3萬6千元,等於每月存3千元就可以擁有保障,又可以存錢,是最好的選擇。」

但最近小靜看了對帳單,發現2年總共繳了7萬2千元保費,但帳戶裡面卻只有1萬元,她不知道另外的6萬元跑去哪了?想解約,又被長輩勸阻,不曉得該怎麼辦才好。



購買投資型保單
可能衍生的3問題


磊山保經首都分行業務副總鄭詠升表示,小資族每月儲蓄金額少,又想要「保障與存錢」兩者兼顧,難度非常高,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買齊足額保障,再透過收支管理,擠出更多錢儲蓄。要是為了讓「保障與存錢」同步進行,而買了自己不懂的壽險投資型保單,容易出現以下3種問題:

問題①:保障仍不足。

以小靜買的壽險投資型保單為例,壽險部分擁有500萬元的保障,額度看似很高,但這份保單只有「身故」和「完全失能」時才會理賠,萬一小靜不幸罹患癌症、重大疾病,或發生2~11級失能等人身風險,投資型保單一毛都不會理賠,根本幫不上忙。

而且如果發生這些風險,小靜想解約拿回投資型保單帳戶價值,當作醫療費或失能生活費時,帳戶內的錢夠不夠用還是個大問題!因為投資型保單盈虧自負,萬一發生事故時,她所投資的基金產生虧損,就算解約,拿回的帳戶價值也是杯水車薪,無法解燃眉之急。

因此,建議小資族還是把保障與投資分開,先買定期壽險、實支實付醫療險、重大傷病險、失能險等,以確保在發生這些人身風險時,有足夠的理賠金照顧自己或家人。

假設時間倒回2年前,小靜先把錢花在買保障型保險,那麼她每年只需要花費不到1萬5千元,相當於每月1,250元就可以買到涵蓋病、死、失能,足額且完整的保障,每月還可再存1千多元。

問題②:前5年管理費太高

投資費用高低會影響到投資報酬率與投資結果,而壽險投資型保單最大的問題,就是前5年保費費用率最高達150%,也就是年繳保費的1.5倍,大幅侵蝕可投資金額。

以小靜購買的這張投資型保單為例,她前5年總繳保費共18萬元,其中有5萬4千元是保費費用,再扣掉5年管理費6千元、壽險危險保費9千多元,前5年實際用於投資基金的金額約11萬元。

除了前5年保費費用太高之外,每張投資型保單提供的基金標的有限,可能只有固定幾檔可選。因此建議如果真的想要靠投資基金存錢,可以直接透過官方版的網路基金超市「基富通」,或其他基金公司網站、往來銀行申購基金,選擇性較多,還可爭取更低手續費,節省投資成本。

問題③:放著不管可能血本無歸。

買進投資型保單之後,一定要抱著至少5~7年以上的中長期投資心態,並且定期檢視基金績效,如果發現基金績效持續虧損,就要懂得適時轉換標的,而不是買了投資型保單後就放著不管。

像小靜買的投資型保單,就算她堅持繳費20年,做到了長期投資,但是卻沒有適時轉換基金標的,造成年報酬率虧損5%,那麼20年後保單帳戶價值將只有32萬元。

當然,除了投資型保單,不論是買保障型保險,或是投資任何股票、基金,都必須定期檢視,並隨著人生階段與理財目標做適度調整,才能真正讓保障與理財同時兼顧。

理財工具推薦

    • 4500萬專屬加開獎金等你拿

    悠遊卡/一卡通/iCash歸戶自動同步

    • 比官方更官方,最清爽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