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《Money錢》雜誌官方line@財經資訊不漏接

從前我們可能需要靠勞力或資本才能創業、致富,但在網路及自媒體蓬勃發展的現今,我們只要善用媒體和程式這兩項槓桿,就能輕鬆把自己或產品行銷給全世界,創造巨大財富。

 

賺錢的本質是:「提供顧客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,以收取報酬。」只要你的產品或服務對其他人來說有價值,就能獲得報酬。

 

網路的出現 降低了賺錢的門檻

自從網際網路出現後,沒有背景的普通人賺錢機會和方法都大幅增加了。因為渠道變多了,透過Email、FB貼文,或是建立個人網站,都可以為你的產品、你的才能和技術找到受眾,不管你們相距多遠。

網路可以讓任何奇怪的小眾市場得以生存並且擴張。即便是喜歡蒐集蜘蛛的人,或喜歡坐郵輪旅行的人,他們都可以藉著這些知識或技能賺錢。

在網路發明之前,如果你生長在澎湖的小漁村裡,即使擅長捕魚,村民也不一定需要你這個獨一無二的技能,你只能做漁村裡的工作。

而現在你可以透過網路展現自己的技能、找到你的聽眾,建立企業,開發產品,積累財富。

因此,想要在網路世界賺大錢,就一定要運用新世界的兩大槓桿:程式和媒體。

 

舊世界的槓桿 需要靠別人給予

在這之前,我先來簡單介紹舊世界的有錢人用的兩個槓桿:資本和勞動力。

資本和勞動力是「特許的」槓桿。

所有人都在追逐資本,但要有人給你錢,你才能擁有資本;每個人都想要帶領團隊,但要有人跟隨你,你才有團隊可以帶領。

純粹用資本賺錢的代表人物就是巴菲特了。他從恩師班傑明.葛拉漢那裡學到了價值投資法之後,在25歲成立了巴菲特合夥有限公司。

即便他當時的存款已經有17萬美元,但這間公司他自己只出100美元,他的醫生合夥人和另外10位醫生共出10萬5,000美元,交給巴菲特在股票市場操作。

勞動力則是最古老的槓桿,老闆們只會支付市場價格,來換取員工的時間為他們工作。

這兩種槓桿都相當難取得,要有人給你,你才能擁有。

 

新世界的槓桿 掌握在自己手裡

媒體和程式是「非特許的」槓桿,你在發布前不需要其他人的許可。

在20年前,我們必須要很幸運才能上得了廣播或電視,因為那是別人的槓桿。

這些傳統媒體還可能根據他們的利益,任意刪減或扭曲我們的訊息,我們還要為此感到榮幸。

現在我們可以買到又便宜、功能又強大的麥克風或相機,將我們想說的話錄成Podcast或上傳到YouTube。

大多數經營自媒體的人,目的是想藉由流量接業配賺錢,但是對創業者來說,最好的業配應該是自己的產品。

在自己頻道上提供對你的客戶有價值的內容,不但是建立品牌最好的方法,還可以省下大把的廣告費。

如果你有程式能力,或懂得使用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AI工具,還能寫一個24小時服務你顧客的軟體,或把銷售流程自動化,讓它們在你睡覺的時候為你工作。

最美妙的地方,就是有人把這4種槓桿結合起來,這就是科技新創公司最擅長的事情。

他們只需要最少但產出最高的勞動力,像是工程師、設計師和產品開發人員,然後適時加入資本,把錢用在行銷和擴展。再把程式、影片、Podcast和其他內容,持續且大量的發布到世界上,建立品牌和宣傳產品。

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科技新創公司突然冒出來,利用巨大的槓桿並獲得超額回報的原因。

而對我們一般人來說,最簡單且沒有風險的做法,就是用下班的時間,把自己獨特的興趣和技能打磨成產品,然後用自媒體讓全世界知道。

你不需要其他人的參與,也不需要其他人的錢,現在自己就可以開始建立自己的事業。

10年之後,你將會感謝現在的自己。

 

(圖:ShutterStock僅示意 / 內容僅供參考,投資請謹慎為上)

文章出處:《Money錢》2024 / 4月號

 

  1. 首頁
  2. 輕理財

告別勞動力時代 用新世界「2大槓桿」創建財富 10年後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

An awesome picture

加入《Money錢》雜誌官方line@財經資訊不漏接

從前我們可能需要靠勞力或資本才能創業、致富,但在網路及自媒體蓬勃發展的現今,我們只要善用媒體和程式這兩項槓桿,就能輕鬆把自己或產品行銷給全世界,創造巨大財富。

 

賺錢的本質是:「提供顧客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,以收取報酬。」只要你的產品或服務對其他人來說有價值,就能獲得報酬。

 

網路的出現 降低了賺錢的門檻

自從網際網路出現後,沒有背景的普通人賺錢機會和方法都大幅增加了。因為渠道變多了,透過Email、FB貼文,或是建立個人網站,都可以為你的產品、你的才能和技術找到受眾,不管你們相距多遠。

網路可以讓任何奇怪的小眾市場得以生存並且擴張。即便是喜歡蒐集蜘蛛的人,或喜歡坐郵輪旅行的人,他們都可以藉著這些知識或技能賺錢。

在網路發明之前,如果你生長在澎湖的小漁村裡,即使擅長捕魚,村民也不一定需要你這個獨一無二的技能,你只能做漁村裡的工作。

而現在你可以透過網路展現自己的技能、找到你的聽眾,建立企業,開發產品,積累財富。

因此,想要在網路世界賺大錢,就一定要運用新世界的兩大槓桿:程式和媒體。

 

舊世界的槓桿 需要靠別人給予

在這之前,我先來簡單介紹舊世界的有錢人用的兩個槓桿:資本和勞動力。

資本和勞動力是「特許的」槓桿。

所有人都在追逐資本,但要有人給你錢,你才能擁有資本;每個人都想要帶領團隊,但要有人跟隨你,你才有團隊可以帶領。

純粹用資本賺錢的代表人物就是巴菲特了。他從恩師班傑明.葛拉漢那裡學到了價值投資法之後,在25歲成立了巴菲特合夥有限公司。

即便他當時的存款已經有17萬美元,但這間公司他自己只出100美元,他的醫生合夥人和另外10位醫生共出10萬5,000美元,交給巴菲特在股票市場操作。

勞動力則是最古老的槓桿,老闆們只會支付市場價格,來換取員工的時間為他們工作。

這兩種槓桿都相當難取得,要有人給你,你才能擁有。

 

新世界的槓桿 掌握在自己手裡

媒體和程式是「非特許的」槓桿,你在發布前不需要其他人的許可。

在20年前,我們必須要很幸運才能上得了廣播或電視,因為那是別人的槓桿。

這些傳統媒體還可能根據他們的利益,任意刪減或扭曲我們的訊息,我們還要為此感到榮幸。

現在我們可以買到又便宜、功能又強大的麥克風或相機,將我們想說的話錄成Podcast或上傳到YouTube。

大多數經營自媒體的人,目的是想藉由流量接業配賺錢,但是對創業者來說,最好的業配應該是自己的產品。

在自己頻道上提供對你的客戶有價值的內容,不但是建立品牌最好的方法,還可以省下大把的廣告費。

如果你有程式能力,或懂得使用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AI工具,還能寫一個24小時服務你顧客的軟體,或把銷售流程自動化,讓它們在你睡覺的時候為你工作。

最美妙的地方,就是有人把這4種槓桿結合起來,這就是科技新創公司最擅長的事情。

他們只需要最少但產出最高的勞動力,像是工程師、設計師和產品開發人員,然後適時加入資本,把錢用在行銷和擴展。再把程式、影片、Podcast和其他內容,持續且大量的發布到世界上,建立品牌和宣傳產品。

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科技新創公司突然冒出來,利用巨大的槓桿並獲得超額回報的原因。

而對我們一般人來說,最簡單且沒有風險的做法,就是用下班的時間,把自己獨特的興趣和技能打磨成產品,然後用自媒體讓全世界知道。

你不需要其他人的參與,也不需要其他人的錢,現在自己就可以開始建立自己的事業。

10年之後,你將會感謝現在的自己。

 

(圖:ShutterStock僅示意 / 內容僅供參考,投資請謹慎為上)

文章出處:《Money錢》2024 / 4月號

 

理財工具推薦

    • 時下最夯最好用的階梯式存錢法

    • 一年輕鬆存出$68,900

    • 每週準時提醒,存錢不再困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