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華人藝術市場具有創作領導地位的台灣藝術家,普遍在歐美學習藝術創作基本功夫之後,或是走上學術教導,或是個人創作,但大都以歐美油彩畫為主流,但最近10年本土藝術創作的風潮逐漸蔓延,且大都是年輕一代的海外留學生回台後,選擇本土題材作為延續個人作品生命力及專心創作的方向,這樣重大轉折,如同隻身離鄉背井找尋靈感、赴外求學一般,沒有太多物資支援,卻仍做出意想不到的成績來,但還是希望企業界能支持本土藝術家,使他們無後顧之憂地生根投入創作。

台灣藝術家創作極具潛力,但是這些藝術家堅持走本土藝術創作,也是為台灣藝術找尋發展空間,並與國際接軌,為歷史留下藝術創作的紀錄。協助挖掘本土藝術家好的創作,也就是將台灣近代本土創作檯面化,這是何其重大又神聖的工作,了解好的藝術品在台灣的重要,與投資保值選擇台灣本土藝術品是相同意義。
 

從生活周遭找尋題材
想要畫出代表台灣的作品


如同7年前,才18歲的郭芃君中學畢業後,就到英國倫敦的中央聖馬汀藝術學院攻讀視覺藝術,4年後學成的她選擇回台。在台北這個城市長大的郭芃君,和鄰家小女孩一樣,成長在一個備受呵護的家庭,但她的思想洋溢著對藝術的真誠與決心。一回到台灣,郭芃君迅速的展現出旺盛的創作爆發力,1年內在台北伊通街的非常廟藝文空間,舉辦首次個展「白日夢」,宣告她跟台北當代藝術新世代的接軌,這種大膽、急躁的心都是為了台灣。

但「什麼很台灣?」郭芃君一下子不知道如何表達,也苦想著:「如果今天我要畫一張畫來表達出生成長在80年代台灣的我,怎樣的視覺語言才能勾勒出我在這的空間、步調、個性、生活形態?」她相信,台灣如果有一個色票,這個色票的排序絕對不是我們在美術社所見,由淺色排到深色,由暖色調排到冷色調,不會是紅橙黃綠藍靛紫。

很喜歡巴舍拉在空間詩學裡談到人與住過的第一個房子的關係,在她記憶最鮮明處是在景美5樓的公寓裡,「那是我奶奶的家。那是棟沒有電梯的5層公寓,一層樓兩戶人家,兩戶中間有扇圓形的窗。樓梯已非那種古早的斜峭狹窄,而是較為寬敞、爬起來較不費力的兩段式樓梯。在一旁的牆壁分上下節,上面漆白色,下面漆正綠色。一進門先是陽台,可以眺望下面的巷子及對面的人家,接著推開嘰嘰嘎嘎馬賽克的落地窗進到客廳。巷子是靜,沒有喧囂的車聲,但是這家練鋼琴、那家炒菜都很清晰,記憶很深。」


●對於「地方」情感追尋的創作,郭芃君在這段時間裡不斷嘗試以各種方式去認識生活空間,希望藉由這樣的重新閱讀,找到一種視覺語言詮釋在這塊土地上體驗到的美感經驗。
 

遠離塵囂來到台南
找尋自己的創作空間


2008年底,郭芃君決定找尋自己的創作空間,她選擇了台南。「台南擁有我在景美的記憶,在那彎曲的小巷弄間,充斥著小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居住感。傍晚就開始響起此起彼落的大火快炒聲,我一面憑著我的鼻子猜測吳家今晚蒸魚,李家在滷大鍋肉,同時一輛輛返家吃飯的摩托車、腳踏車也急駛進了巷子。」就在這一切很溫馨團聚的時刻,慢慢地一個個聲音就加雜了進來,電視聲、麻將聲、不熟練的樂器演奏聲,偶爾會有戲劇性一點的,例如哭到劃破天際的小孩哭鬧聲、或是像唱戲般開罵的媽媽……

「我赫然發現,在我們的生活裡有著與西方極大不同的色彩觀念。在西方的用色裡有一種光線的韻律,順著光走即能自然表達他們的空間、節奏、生活的氛圍。而台灣的用色卻不同,雖然至今,我還無法理出個頭緒這是甚麼樣的系統,但台灣特有可愛樸實的生活韻律,卻不是能用光線描繪出來的。我相信,台灣如果有一個色票,這個色票的排序絕對不是我們在美術社所見,由淺色排到深色,由暖色調排到冷色調,不會是紅橙黃綠藍靛紫,光譜般的排列,不會是理性科學的。」

「這個疑問讓我這陣子一頭栽進對於用色的研究。此次展出的作品,皆為我對用色的觀察與實驗,大致可分為四部分,攝影、色票、繪畫、生活物件。攝影為『什麼很台灣?』的系列作品,是攝於台南市各地的色彩蒐集。色票的部分是用油彩調配出生活周遭的色彩,單一物件或是一個地域的色彩,一種顏色一張畫布,整理我們在生活中無意間共同堆疊出的色票。繪畫的部分則是用蒐集來的顏色描繪台南一隅。生活物件則是這段時間中動手動腳的手工藝品。」

但對於像郭芃君這樣的年輕一代藝術家,回台找尋本土創作空間,是台灣的福氣,也是我輩推廣藝術投資與創作應重視與鼓勵的。

 


郭芃君

◎學經歷

● 2007年畢業於倫敦「中央聖馬汀藝術學院」 平面系

● 2004年畢業於倫敦「中央聖馬汀藝術學院」 基礎課程

● 2003年與王祥學習攝影

● 19962003年私立再興高級中學,周末於董小蕙室習
 

@更多精彩文章詳見《Money錢》,各大超市及書店皆有販售

  1. 首頁
  2. 股市

在地化的藝術創作 吸引海外歸人

An awesome picture

在華人藝術市場具有創作領導地位的台灣藝術家,普遍在歐美學習藝術創作基本功夫之後,或是走上學術教導,或是個人創作,但大都以歐美油彩畫為主流,但最近10年本土藝術創作的風潮逐漸蔓延,且大都是年輕一代的海外留學生回台後,選擇本土題材作為延續個人作品生命力及專心創作的方向,這樣重大轉折,如同隻身離鄉背井找尋靈感、赴外求學一般,沒有太多物資支援,卻仍做出意想不到的成績來,但還是希望企業界能支持本土藝術家,使他們無後顧之憂地生根投入創作。

台灣藝術家創作極具潛力,但是這些藝術家堅持走本土藝術創作,也是為台灣藝術找尋發展空間,並與國際接軌,為歷史留下藝術創作的紀錄。協助挖掘本土藝術家好的創作,也就是將台灣近代本土創作檯面化,這是何其重大又神聖的工作,了解好的藝術品在台灣的重要,與投資保值選擇台灣本土藝術品是相同意義。
 

從生活周遭找尋題材
想要畫出代表台灣的作品


如同7年前,才18歲的郭芃君中學畢業後,就到英國倫敦的中央聖馬汀藝術學院攻讀視覺藝術,4年後學成的她選擇回台。在台北這個城市長大的郭芃君,和鄰家小女孩一樣,成長在一個備受呵護的家庭,但她的思想洋溢著對藝術的真誠與決心。一回到台灣,郭芃君迅速的展現出旺盛的創作爆發力,1年內在台北伊通街的非常廟藝文空間,舉辦首次個展「白日夢」,宣告她跟台北當代藝術新世代的接軌,這種大膽、急躁的心都是為了台灣。

但「什麼很台灣?」郭芃君一下子不知道如何表達,也苦想著:「如果今天我要畫一張畫來表達出生成長在80年代台灣的我,怎樣的視覺語言才能勾勒出我在這的空間、步調、個性、生活形態?」她相信,台灣如果有一個色票,這個色票的排序絕對不是我們在美術社所見,由淺色排到深色,由暖色調排到冷色調,不會是紅橙黃綠藍靛紫。

很喜歡巴舍拉在空間詩學裡談到人與住過的第一個房子的關係,在她記憶最鮮明處是在景美5樓的公寓裡,「那是我奶奶的家。那是棟沒有電梯的5層公寓,一層樓兩戶人家,兩戶中間有扇圓形的窗。樓梯已非那種古早的斜峭狹窄,而是較為寬敞、爬起來較不費力的兩段式樓梯。在一旁的牆壁分上下節,上面漆白色,下面漆正綠色。一進門先是陽台,可以眺望下面的巷子及對面的人家,接著推開嘰嘰嘎嘎馬賽克的落地窗進到客廳。巷子是靜,沒有喧囂的車聲,但是這家練鋼琴、那家炒菜都很清晰,記憶很深。」


●對於「地方」情感追尋的創作,郭芃君在這段時間裡不斷嘗試以各種方式去認識生活空間,希望藉由這樣的重新閱讀,找到一種視覺語言詮釋在這塊土地上體驗到的美感經驗。
 

遠離塵囂來到台南
找尋自己的創作空間


2008年底,郭芃君決定找尋自己的創作空間,她選擇了台南。「台南擁有我在景美的記憶,在那彎曲的小巷弄間,充斥著小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居住感。傍晚就開始響起此起彼落的大火快炒聲,我一面憑著我的鼻子猜測吳家今晚蒸魚,李家在滷大鍋肉,同時一輛輛返家吃飯的摩托車、腳踏車也急駛進了巷子。」就在這一切很溫馨團聚的時刻,慢慢地一個個聲音就加雜了進來,電視聲、麻將聲、不熟練的樂器演奏聲,偶爾會有戲劇性一點的,例如哭到劃破天際的小孩哭鬧聲、或是像唱戲般開罵的媽媽……

「我赫然發現,在我們的生活裡有著與西方極大不同的色彩觀念。在西方的用色裡有一種光線的韻律,順著光走即能自然表達他們的空間、節奏、生活的氛圍。而台灣的用色卻不同,雖然至今,我還無法理出個頭緒這是甚麼樣的系統,但台灣特有可愛樸實的生活韻律,卻不是能用光線描繪出來的。我相信,台灣如果有一個色票,這個色票的排序絕對不是我們在美術社所見,由淺色排到深色,由暖色調排到冷色調,不會是紅橙黃綠藍靛紫,光譜般的排列,不會是理性科學的。」

「這個疑問讓我這陣子一頭栽進對於用色的研究。此次展出的作品,皆為我對用色的觀察與實驗,大致可分為四部分,攝影、色票、繪畫、生活物件。攝影為『什麼很台灣?』的系列作品,是攝於台南市各地的色彩蒐集。色票的部分是用油彩調配出生活周遭的色彩,單一物件或是一個地域的色彩,一種顏色一張畫布,整理我們在生活中無意間共同堆疊出的色票。繪畫的部分則是用蒐集來的顏色描繪台南一隅。生活物件則是這段時間中動手動腳的手工藝品。」

但對於像郭芃君這樣的年輕一代藝術家,回台找尋本土創作空間,是台灣的福氣,也是我輩推廣藝術投資與創作應重視與鼓勵的。

 


郭芃君

◎學經歷

● 2007年畢業於倫敦「中央聖馬汀藝術學院」 平面系

● 2004年畢業於倫敦「中央聖馬汀藝術學院」 基礎課程

● 2003年與王祥學習攝影

● 19962003年私立再興高級中學,周末於董小蕙室習
 

@更多精彩文章詳見《Money錢》,各大超市及書店皆有販售

理財工具推薦

  • 股市、保險、房地產,掌握最新財經動態
  • 專家、名人駐站,提供深度產業分析
  • 課程、影音專區,讓動手深度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