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歲工程師胸痛急送醫..心臟病年輕化,穩坐十大死因第2名!一篇文看 你的實支實付險有夠嗎?

(首圖來源 /shutterstock)
冠狀動脈心臟病(冠心病)可能會帶來什麼風險?
你、我需要重視嗎?
倘若需要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,
你的實支實付真的夠用嗎?
繼續看下去...
( 贊助商連結 )
胸口常有壓迫感只是太累?
心臟疾病有年輕化趨勢
一名28歲的竹科工程師,偶而覺得胸口有壓迫感,
一開始他只覺得應是太勞累,所以沒有多留意,
直到某一天突然劇烈胸痛,緊急送醫後,
心電圖顯示為急性心肌梗塞,經心導管檢查,
發現右冠狀動脈完全阻塞,
隨即使用氣球擴張術合併血管支架置放術治療。
根據最新出爐的 10大死因,心臟疾病穩居第 2名,
25到 44歲青壯年的心臟病死亡率,
比過去 10年來增加了 30%,
顯示了心臟疾病有年輕化的問題。
胸悶痛恐是冠心病
冠狀動脈是環繞在心臟內的三條血管,
負責供應心臟所需的氧氣及養分。
現代人工作壓力大,
缺乏運動,高油高鹽的飲食,
再加上抽菸喝酒,造成心血管病變,
容易使脂肪堆積在血管壁形成斑塊,
導致狹窄、堵塞,阻礙了血流量,
讓心臟機能受損或心肌缺氧,
引起心絞痛、心肌梗塞等冠心病,
甚至常有胸悶、胸痛的問題,嚴重者更可能猝死。
對於阻塞情形較輕微的患者可以按時服藥,
但若狹窄超過 50%以上,
臨床上會建議進一步評估手術的必要性。
冠狀動脈繞道手術
解決冠狀動脈狹窄問題
在過去,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是唯一的解決方式,
先從腳上或胸口取一條靜脈或動脈,
再從胸口開刀至心臟,
將這條血管跨過阻塞處為血流『繞道』。
隨著科技進步,如今心導管手術的問世,
大部分病人即使不用開胸,
也可以治療冠狀動脈狹窄的問題。
心導管手術只需在手腕局部麻醉,
在手腕處放置一根軟管,
將一條很長的導管由手腕內側的橈動脈,
順著血管進入心臟,
打入顯影劑後透過X光檢查,
在狹窄處將氣球慢慢張開、壓碎斑塊、打通血管,
這便稱為氣球擴張術。
為防止血管縮回或剝離,
近年來會將血管支架套在氣球上,
氣球張開時,支架隨之撐開,
讓支架固定在血管壁上,保持血流暢通。
手術約 1到 2小時即可完成,
由於傷口小,
通常休息一個晚上,隔天就可以出院。
普通血管支架再狹窄
機率超過 50%!
血管支架是特殊環狀金屬網,
放置後血管會有新生的組織包覆住支架,
屬正常現象,
可是約 1/4的病患會因組織增生過多,
再次堵住血管,常見於術後半年內,
或常見於糖尿病、腎功能不佳的患者,
再狹窄的機率可能超過 50%!
裝設支架後的再狹窄,是不容忽視的問題,
因為支架結構堅韌,加上增生的組織,
無法輕易破壞,
每一次的阻塞都會增加擴張術的困難及風險。
所以,為了克服此狀況,塗藥支架相應而生。
塗藥支架相應而生
所謂塗藥支架,
即在原本支架外圍塗上
Everolimus、Zotarolimus等免疫抑制劑,
釋放至周邊血管壁,抑制細胞增生,
可大幅將再狹窄率降到 5%左右,
若半年內沒有發生再狹窄的情況,
未來再狹窄率更可以降至 2%以下。
塗藥支架優點多,但並非裝完就能高枕無憂。
因為,氣球擴張術強行將狹窄的血管撐開,
造成血管損傷、破裂,而身體為了修復,
會吸引血小板聚集,形成血栓,
如此便提高再次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風險。
因此不論使用哪種支架,
正常情況下,都需終生服用阿斯匹靈(Aspirin),
再合併第二種抗凝血藥物-
保栓通(Plavix)或百無凝(Brilinta)數個月至一年。
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會最新指引,
因冠心病而置放支架患者,
金屬支架需合併使用藥物至少 1年,
塗藥支架至少 6個月,
若是因急性心肌梗塞置放支架的患者,
則需服用 1年以上。
整體而言,經醫生評估適合以支架治療,
且對藥物沒有嚴重副作用的患者,
塗藥支架是目前最適合的選擇,
但現階段的健保只有完全給付金屬支架的療程,
塗藥支架部分給付後,仍要自費 4到 6萬元!
藥物的部分,保栓通及百無凝最高只給付 3個月,
對於使用塗藥支架者保栓通
最高也只能給付到 6個月,
後續每月約需自費 1500元的藥費。
整個療程費用並非一般人能承擔,
想要獲得妥善的治療,單靠健保絕對不夠!
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真的夠嗎?
若有投保實支實付醫療險,
在理賠額度內可輕鬆交由保險公司買單。
不過,
多數的實支實付必須在住院情況下才理賠;
換句話說,做完門診手術就能回家,
保險公司可能不會賠,
但仍有保險公司放寬理賠
門診手術及門診手術雜費。
所以,
民眾在買實支實付險時
仍要睜大眼看清楚保單條款,
並選擇門診手術也理賠的保單。
另外,
多數實支實付也規定同一疾病或傷害(含併發症),
若14天內再次住院,
其保險給付合計額及限額,
都會視為同一次住院來辦理;
換句話說,
心導管手術若出問題,
出院後 14天內再進行手術,
兩次手術的費用恐怕只能並計在額度內,
若理賠上限是 10萬元,
兩次手術費用超過 10萬元,也只能賠 10萬元!
所以,
如果能多 1張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保單,
反而可以拉高保額,作為薪水上的補償。
如果你仔細審視自己的生活,
發現自己就是高危險族群的一員,
且經濟狀況較不能負擔,
可諮詢專業保險人員,以彌補健保的不足。
撰文者:好險網/愛他命
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!
( 責任編輯 : CMoney 編輯 / BELL)
更多保險知識,好文推薦你>>
- 她進行微創手術 辦理住院,醫療險 為何不理賠?不是有住院 就一定賠,關鍵在 醫生這句話!
- 診斷出惡性類癌,保險公司卻說:看不出是惡性腫瘤!實際案例:他這樣爭取,類癌保險金多 51 萬
- 快檢視保單要保人!小心身故後課遺產稅
- 三高、B肝、糖尿病 保險公司都不給保!? 有了「這 3 種保單」,生病也不怕沒保險可以理賠
- 保單通知單 內藏 5 關鍵細節!續約繳費、附約年限... 沒注意的話 保單失效 就無法理賠!
- 放棄月薪 8 萬、照顧高齡老母,沒子女他...老後誰來照顧?規劃退休保險,只要掌握 2 不 2 要!
- 明明有保「癌症險」,確診後理賠卻很少... 真實案例看: 4 種癌症險給付,怎麼買最有保障?
- 國人越來越長壽, 如何買到便宜又能領很久的「失能扶助險」? 先看保單有沒有這 3 個條件!
- 拔智齒、縫合傷口 小手術在哪做 差很多?保險公司:在診所不賠...2 重點破解「門診手術」理賠盲點!
- 一張表讓你看懂,各種「退休必備保險」優缺點!(內含 年金、長照、醫療險等比較)